当前位置: 首页 > 科研与服务 > 科研机构 > 正文

襄阳民俗文化研究所

【作者: 发布于:2017-11-20 点击量:

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为加强新学科建设拓宽科研领域,2014年成立了襄阳民俗文化研究所。研究所由人文艺术学院陈文俊教授任所长,团队主要有刘作清、张辉、邵爱民等教授、徐蕊、周霞、彭澎、李襄静等硕士研究生老师部分学生及社会民俗专家组成。该研究所以弘扬襄阳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任务,通过对襄阳地域民俗文化的收集整理研究,为文化襄阳建设服务,为学校传统文化课程提供教学资源。主要研究内容:

一、襄阳民间文化艺术收集整理;襄阳民间节庆文化收集整理;襄阳民间饮食文化收集整理;襄阳民间民居文化收集整理;襄阳民间服饰文化收集整理;其他襄阳民俗文化收集整理。研究成果:襄阳民俗资料汇编1-6分册。

二、襄阳民俗文化传承人名录;讲究成果:建立襄阳民俗风情网。

三、研究襄阳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模式 ;推广襄阳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模式;学校开设民俗文化课可行性研究。研究成果:襄阳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模式调研报告;襄阳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应用实验报告;为相关部门制定襄阳旅游发展规划做参考;学校开设民俗文化课程。

研究所成立一年多来,已经取得可喜成果:

一、为文化襄阳建设服务取得的成果

襄阳北街民俗文化商业街区建设项目研究(陈文俊主持),受到市政府高度关注,并获专项研究经费支持;《襄阳城市雕塑发展建设调研报告》(李襄静主持),其研究成果已在襄阳城市雕塑建设实施过程中应用;《襄阳北街民俗文化商业步行街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》(陈文俊主持),获湖北省高校产学研调研报告优秀奖;《襄阳民俗方言在文化传媒中的应用》(刘作清、徐蕊主持),研究成果已被相关媒体运用;《南漳民俗民居建筑装饰的特色分析》(邵爱民主持),获省职教学会二等奖;参与策划襄阳民俗文化刊物《小汉口》(陈文俊、邵爱民主持);成立米祖民俗陶艺工作室(陈文俊、李襄静主持);襄阳地域文化遗产汇编《拾穗集》(邵爱民主持),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;《地域文化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绘画实践教学中的运用研究》(周霞、彭澎主持)获学院研究经费支持;参与策划多场襄阳民俗文化活动。

二、民俗文化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

建立了《软装饰设计》(李襄静主持)及《美学与艺术鉴赏》(陈文俊主持)两名网络精品课,课程内容采用了襄阳民俗部分研究成果;省级课题《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》(张越主持);高校教材《九十年代中国散文现象》(徐蕊主持),华南师大出版社出版;《标志设计》、《景观艺术设计》、《色彩》,(邵爱民主持),华中科技大出版社出版;多次开展襄阳民俗文化专题讲座(陈文俊、邵爱民主持),在全校开设中国民俗与风情选修课程(陈文俊主持)。

襄阳民俗文化研究所实力雄厚,与其他民俗机构建立广泛联系,学术交流频繁。研究所立足于用科研成果服务社会现实,把科学研究、学生培养有机结合起来,并为社会各界提供民俗知识咨询与服务。

陈文俊

李襄静

刘作清

彭澎

邵爱民

魏怀忠

徐蕊

张辉

周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