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招生就业 > 校友风采 > 正文

扎根基层三年 砥砺奋进追梦

【作者:徐蕊 发布于:2019-05-27 点击量:

张晓涵,女,湖北保康人,出生于 1993 年, 2015年大学毕业后,先后在马桥镇中心小学担任语文学科教学工作、保康县县直机关幼儿园担任幼儿教师。从事教育工作四年以来,一直站在教育工作的最前沿。严谨治学是她谨遵的自律信条;热爱学生,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学有所获是她事业追求的目标。

一、实现梦想,踏上三尺讲台,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

“小时候,我以为你很神气,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,小时候,我以为你很神秘,让所有的难题成为乐趣,而长大后我却成了你。”一首优美的歌曲,是她对教师执着的向往。

她从小就向往教师这个职业。从小到大,是老师们呵护她的心灵,伴她成长,教她懂事,传授她知识。高考后她报考了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,立志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“园丁”。大学毕业后通过招考,她怀着满腔的热血走上了小学教师的岗位,在小学教学的三年中,从懵懂的新手老师蜕变为一名孩子喜爱、家长信任的优秀教师,这让她无比的开心和自豪,为以后更好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二、初入行业,面对艰苦的环境,及时调整心态

她先是被分在了较为偏远的马桥镇,即使报到前家人做了各种鼓励、自己也做足了思想准备,但是到校的第一天,她还是被峰岩重叠的路途、简陋的教师宿舍、尘土飞扬的操场、充满油腻感的食堂所吓到,多少患上点“思想病”。加之因环境不适造成长时间的感冒、皮肤过敏、手脚冻伤,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承受着思想和身体上的双重压力,甚至一度产生过退缩的念头。

直到有一天,她走进油烟味十足的食堂,看着油腻的板凳,正犹豫还要不要坐下来吃午饭的时候,一个学生抱着自己的板凳,跑过来对她说:“老师,您坐我的吧,我已经坐干净了。”那一瞬间, 她被深深的感动了。周围的学生也都围了过来,七嘴八舌地和她聊天,那一个个笑容里溢满了真诚。

饭菜端回来后,学生们看着她拨来拨去,半天才咽一口,就挨个儿过来把自己碗中仅有的荤腥“鸡腿”夹到她碗里来,并异口同声地说,“老师,您吃这个,这个好吃。”看着碗里堆满的鸡腿,眼泪一下子模糊了她的视线,这是一群多么可爱的一群孩子啊。她开始反省自我,开始重新摆正心态。

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后,她发现在这群孩子有着最纯真的笑容和最单纯的心思。他们在课堂上无比地专注,他们把最欢快的笑声洒满学校的操场,对知识的渴望让他们忘记了条件的简陋,对未来的憧憬让他们比城市里的孩子们更加刻苦努力。她决定一定要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教给他们,贡献出她的全部能量。

 

三、步入正轨,面对知识的渴望,她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

逐渐进入角色的她,在领导和同事们的鼓励和“传、帮、带”下,在学生们的热情和支持下,摆脱了内心的挣扎,开始融入到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中,常常和学生们一起吃饭、一起做课间活动,了解和询问学生们的学习状况、生活情况、知识掌握情况等等。不断地观察学生们课上、课下的状态,思索着创新教育方法,怎样才能更好的让学生们领悟重点、掌握知识、做到学有所获、学有所乐。当她越走进这些可爱的孩子,越能感受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。

记得第一次去家访,经过了一路的颠簸和尘土飞扬后来到了陈国鑫同学的家中,看着那厚厚的土墙、简陋的房间、陈旧的家具,她心里顿感一阵酸楚。陈国鑫的父母都是残障人士,只能依靠年迈的奶奶捡废品维持生计。老年人没读过书,但是却说“条件虽苦,不能苦孩子,有机会读书,就要把书读好,才会有出息”,这是一家人对陈国鑫的期望啊。在张晓涵听来,这句简单的话里还饱含着这家人对未来的憧憬,又像是对老师的一种恳求,仿佛在说“一定要把我们的孩子教好,一定要让他多学点知识啊”。

走访的家庭越多,张晓涵越发现像这样家庭太多了,这样的孩子也太多了,家庭困难是他们目前无法改变的,但是把书读好,是他们改变未来的最有效途径。

从此以后,张晓涵下定决心,为了这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,一定要不断的提升和完善自我,不辜负孩子和家长们的期望。

四、牢记使命,扎根基层三年,实践中砥砺奋进追梦前行

2016年12月,全县教育系统开展《教学基本功大比武》比赛,在了解到此次活动的方案、细则后,张晓涵发现可以借此机会拓展教学改革和学习新的教学方法,为了更高的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,她踊跃报名参加。

报名后她立马全身心投入到准备工作中,利用业余时间,研究制作相关课件,思考创新教学方法,遇到难点,就不断电话“骚扰”前辈、朋友、同学,为了完善每一张课件、PPT,往往不知疲惫,连日加班到半夜十二点。

终于,功夫不负有心人,最终取得大赛一等奖的好成绩,为学校赢得了荣誉,也为提升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在之后的两年中,她积极参加了省级、市级、县级组织的各项培训、比赛、文艺汇演等活动,先后获得过“年度优秀教师称号”、“一师一优课、一课一名师市级“优课””、“县级小学优质课”、“全县教师文艺汇演优秀编导”等荣誉。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她工作的认可,付出的回报,更是她的使命与担当,是她对学校、对学生的回馈,是她实现人生价值最好的激励。

她勇于创新,锐意改革,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,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水平。

这一项项荣誉激励她更加认真地对待日常的教学工作。她看到孩子们每次考试的评均成绩都名列前茅,她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上认真思考、热烈讨论,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,她看到孩子们父母或者爷爷奶奶满是辛劳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是的,她真的在慢慢实现自己追求的事业目标——热爱学生,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学有所获。

扎根基层的经历给了张晓涵追梦的资本和动力,但是,也正是因为这种“优秀的成长与蜕变”,县里的领导开始青睐她,在征求了她本人的同意后,她被调到保康县县直机关幼儿园,担任教研副园长。

离开马桥镇小学是张晓涵非常为难的决定,这里是她教师成长路上的第一站,这里有太多的牵挂,纯真的学生,关爱自己的领导和同事。但是,新的工作岗位又有新的任务和挑战在召唤着自己,保康县县直幼儿园的骨干教师流失严重,急需有责任心有爱心业务素质高的后备力量充实教学队伍。

带着太多的不舍,她离开了挚爱的马桥小学,离开了她流过泪、淌过汗、洒过笑的小学教室,离开了她深爱着也深爱着她的孩子们。她的眼前总是浮现孩子们纯真求知的眼睛,她的耳边始终萦绕着家长们殷切的恳求。于是,一到周末,只要有时间,她依然会从县城颠簸大半个小时来到马桥小学,去探望她曾经的学生,她想办法把自己的所学传授给学生。但这不毕竟不是长久之计,于是她把自己所有的教案,所有的PPT,所有获奖的教学设计都毫无保留地留给了马桥小学,她希望这些农村的孩子们能尽量学到更多的知识,能走出农村,到外面继续学习。

不同的工作环境,不同的工作岗位,对于张晓涵来说都是一次次挑战,不管身处哪里,严谨治学永远是她谨遵的自律信条;热爱学生,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学有所获永远是她事业追求的目标。孩子们纯真的笑脸与渴望的眼神,让她体会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快乐与幸福,更让她认识到,教育原来就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一

个生命过程,扎根基层的三年将是她人生路上永远的财富,展望未来的路,砥砺奋进追梦的脚步依然不敢停歇……